试说汉语国际教育的新局面、新课题Discussions on the New Situations and New Issues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崔永华
摘要(Abstract):
<正>21世纪以来,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来华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海外汉语学习者的数量也在大幅度上升。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暂时打乱了汉语国际教育的行进步伐,但蓬勃兴起的网络汉语教学证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仍然充满了生机,疫情过后必将有新的发展。这就像疫情后会有更多的中国人走向世界,中国人会更加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一样。因此,我们也应当像外国准备迎接中国游客一样,提前做好迎接汉语教学"复苏"的准备。因此,认真思考疫情过后的汉语国际教育将如何发展以及我们应如何应对,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崔永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陈秀珍.泰国汉语教学现状及展望[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 戴祖园.泰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6.
- 柯顿,达尔伯格.语言与学习者:国际语言课堂教学指南(第5版)[M].丁维莉,杨洋,译.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0.
- 李宇明.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的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2018(3):291-301.
- 陆俭明,崔希亮,张旺熹,等.“新冠疫情下的汉语国际教育:挑战与对策”大家谈(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5):1-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1)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492 185名留学生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参见《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教育部网站,2019年4月12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
- (2)日本大阪大学的古川裕老师曾提到,不少老师和同学反映,网课的互动效果要好于以往的课堂教学,因为日本学生一般比较害羞,在课堂上不愿举手发言,上网课则可通过文字随时提问。广西大学的孙瑞老师也提到,利用网络平台,善加利用并合理改造“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确保汉语教学的质量,甚至取得优于常规教学模式的效果。具体参见《“新冠疫情下的汉语国际教育:挑战与对策”大家谈(下)》,《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期。
- (1)张丹:《近70国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新闻网,2016年12月7日,http://www.chinanews.com/hr/2016/12-07/8086555.shtml。
- (2)参见陈秀珍(2011)。
- (3)参见戴祖园(2016)。
- (1)我国教育部前部长周济的《在2008年孔子学院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指出,“目前,美国开设汉语课的中小学从3年前的200所增加到1000多所,学习汉语的中学生从2万人增加到13万人”。参见《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通讯》2009年第2期。
- (2) 2010年的第五届孔子学院大会上有专家提到,美国有400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6万人。参见马海燕:《海外学习汉语人数达4000万上百国高校设汉语课》,中国新闻网,2010年12月11日,http://www.chinanews.com/hwjy/2010/12-11/2715970.shtml。
- (3)这是笔者在2013年美国波士顿举行的全美中文大会上得到的信息。李宇明(2018)提到的美国大学汉语学习者的数量是6.1万人。
- (4)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全国K-12外语学生入学调研报告》(The National K-12 Foreign Language Enrollment Survey Report)中说,中文课堂已经成为美国“非常用教学语言”(LCTL)课堂中比例最大的课堂,占到了报告统计的语言课堂的80%,有22.7086万人参加了中文课程的学习。
- (5)这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梁霞老师提供的数字。
- (1)学界一般把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开端定位于1950年在清华大学开始的“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 (1)本文用“对外汉语教学”专门指称国内大学对外国成年人的汉语教学。
- (1) 1978年吕必松在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提出把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学科来建设,我们一般把这个时间作为学科成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