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70年——教育技术的影响及作用70 Year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The Influence and Rol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郑艳群
摘要(Abstract):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汉语教学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本文对汉语教学发展历程中教育技术的影响及作用进行了考察,认为汉语教育技术的发展始终合着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节奏,对汉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技术对汉语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展望汉语教学的新形势,未来不仅要重视技术因素的影响,更要结合各国各地区教育新政及与技术相关的内容、目标和举措,并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做好基础研究及师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
关键词(KeyWords): 汉语教学;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政策;大数据;人工智能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郑艳群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蔡武,郑通涛.我国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研究现状与热点透视--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7(3):79-87.
- 常宝儒.关于《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的编纂问题[J].辞书研究,1986(4):109-117.
- 陈坚林.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挑战与机遇[J].外语电化教学,2015(1):3-8+16.
- 储诚志,陈小荷.建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的基本设想[J].世界汉语教学,1993(3):199-205.
- 邓炎昌.荧光屏上教外语--浅谈电视英语教学的几个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8(1):53-57+40.
- 丁兴富.电大多媒体教学中的视听媒体--电大教学研究札记(二)[J].中国电大教育,1988(10):26-29.
- 高地.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s课程教学六大问题的审思[J].远程教育杂志,2014(2):39-47.
-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6-21.
- 黄勤勇.多媒体对外汉语教材的作用及发展战略[J].世界汉语教学,1999(2):12-15.
- 贾益民,熊玉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华文教育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1-24.
- 姜德梧.关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2004(1):81-89+Ⅲ.
- 靳洪刚,许德宝.多媒体电脑软件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C].世界华文教育协进会.第四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教材教法组),1994.
- 君方.日本利用电教设备教学汉语的试行情况[J].语言学资料,1966(1):17+11.
- 雷莉.孔子学院发展的新思路--慕课(MOOCs)教学模式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224-229.
- 李富山.关于对我国电大多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电大教育,1991(9):26-31.
- 李凌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海外汉语教学师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6(S1):75-81.
- 李泉.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七十年[J].语言战略研究,2019(4):49-59.
- 李淑清.对外汉语教学中级阶段的“电视短剧”课[J].世界汉语教学,1991(2):117-119.
- 李文中.语料库、学习者语料库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1999(1):51-55+63.
- 林金锡,张亦凝.慕课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5(1):131-143+201-202.
- 刘兵.谈面向成人教育的现代汉语网络课件的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02(12):60-61.
- 刘清堂,毛刚,杨琳,等.智能教学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16(6):8-15.
- 卢达威,洪炜.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6):23-31.
- 卢伟.基于WEB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料库建设及在线检索程序开发[J].海外华文教育,2003(3):38-44.
- 卢云九.国内外多媒体技术的动向与外语电教的革新[J].外语电化教学,1994(1):3-5.
- 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回顾(1950-2000年)(下)[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4(3):78-85.
- 孟国.“电视实况视听说”课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74-78.
- 石中宝.视听说课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1991(2):18-19+14.
- 史世庆.看、听、想、说、写--谈用电视录像进行口语教学的几个环节[C].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 宋继华.信息技术与语言要素教学的整合[J].语文建设,2002(9):46-48.
- 苏辛.慕课来了[J].中国远程教育,2013(7):1.
- 塔拉诺夫.在外语教学中利用现代技术设备的问题[J].邱青原,译.外语教学与研究,1959(5):282-285.
- 唐青,魏敏.人工智能时代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趋势探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57-58.
- 王方宇.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文的一些问题[C].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 王还,等.《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前言[M].北京语言学院教学研究所.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 王镭.国内外外语广播的收录、研究及其利用[J].外语电化教学,1979(1):13-14.
- 王铨,刘清涛.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1995(3):32-33.
- 王添淼,裴伯杰.汉语慕课课程个案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6(2):128-132.
- 王欣.MOOC视域中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157-159.
- 王遇安.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1981(2):71-77+63.
- 威斯.广播与电视在教学中的作用[J].姚洁,译.外语电教,1981(2):40-41.
- 吾文泉,周文娟.基于“慕课”现象的ESP教学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57-63.
- 谢天蔚.用电脑教中文的长处和难处[C].张普.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第二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信世昌.电脑网路“对外汉语教学”之因素分析与设计[C].《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编辑委员会.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 邢红兵.留学生偏误合成词的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3(4):67-78+Ⅱ+Ⅲ.
- 徐晶凝.基于“中级汉语语法”慕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6(4):58-63.
- 徐娟,史艳岚.十年来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3(12):54-58.
- 徐娟,孙德金.基于WWW的远程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1999(6):12-15.
- 徐琴,伍忠杰.虚拟现实技术在体验式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人才,2010(22):139-141.
- 徐永秀.中国的对外广播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89(4):225-230.
- 杨名甲.教学手段现代化[J].人民教育,1978(10):58-62.
- 杨雪,姜强,赵蔚.大数据分析与教育改革--对2016年第十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的思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2):62-75.
- 杨挹敏.设置视听说课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安排[J].外语电教,1983(2):19-20.
- 杨永林,张世蓉,丁韬,等.从“慕课”到“小微课”,看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45-51+91.
- 姚道中.试论多元智慧与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0(2):64-73.
- 于康.视听说课总体设计、教材编写与教学原则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C].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 于涛.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对外汉语课程的整合研究--对我国多媒体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状况的统计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2):21-25.
- 余江英.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兼议第二语言教育技术的学科性[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5(4):73-77.
- 越进.技术设备在苏联高等学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59(5):285-292.
- 张宝林,崔希亮.“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和研究”的设计理念[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5):27-34.
- 张和生,洪芸.简论基于互联网的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107-111.
- 张煤.国际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与英语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1997(1):11-14.
- 张普.论汉语信息处理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C].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会务工作委员会.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 张艳,杨跃.网络外语教学新模式与跨文化交际能力[J].外语电化教学,2006(4):75-79.
- 赵新那,黄培云.赵元任年谱[M].商务印书馆,1998.
- 郑锦全.计算机汉字设计与汉语教学[C].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 郑艳群.虚拟现实技术和语言教学环境[J].世界汉语教学,1999(2):3-6.
- 郑艳群.课堂上的网络和网络上的课堂--从现代教育技术看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2001(4):98-104.
- 郑艳群.近十年来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与实践[C].张普,谢天蔚,蔺荪,等.数字化汉语教学的研究与应用.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 郑艳群.汉语教学数据挖掘:意义和方法[J].语言文字应用,2016(4):116-124.
- 郑艳群.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认识[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7(4):60-67.
- 郑艳群.汉语教学资源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认识[J].语言文字应用,2018(3):106-113.
- 仲哲明.现代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J].语言文字应用,1999(4):15-22.
- 周建设,彭琰,张跃.基于大数据的汉语表达智能模型及其理论基础[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81-85.
- 祝智庭,孟琦.远程教育中的混和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30-34+79.
- 邹胜瑛.训练听说技能的有效形式--《视听说》课程的构想与实践[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107-109.
- (1)如刘晓雨老师的《基础汉语》。
- (2)这里指非语言教学的其他学科。
- (3)本处指汉语作为外语之外的其他外语教学,如英语教学等。下同。
- (1)外语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有:塔拉诺夫(1959)、越进(1959)。
- (2)外语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有:邓炎昌(1978)、王镭(1979)。
- (3)外语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有:王遇安(1981)、杨挹敏(1983)、石中宝(1991)。
- (4)外语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有:卢云九(1994)。
- (5)外语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有:张煤(1997)、李文中(1999)。
- (6)外语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有:张艳和杨跃(2006)。
- (7)外语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有:吾文泉和周文娟(2014)、杨永林等(2014)、王欣(2014)、陈坚林(2015)。
- (8)外语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有:徐琴和伍忠杰(2010)。
- (1)SMART是Self-directed(自主的)、Motivated(动机明确的)、Adaptive(适应的)、Resource-enriched(资源丰富)、Technology-embedded(技术嵌入)这五个词或短语首字母缩写的集合。
- (1)Master PlanⅢ,译为新加坡教育信息化三期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