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际中文教育专栏

  • 加强海外基础教育体系中文教学资源建设

    邵亦鹏;

    中文教学资源融入海外基础教育体系是中文教学资源本土化的高级形式。此举对彰显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海外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目前70余套中文教学资源融入海外23个国家基础教育体系的客观事实,阐述其基本特征和现存问题,进而提出两个发展目标和四项实施策略。两个目标是:促进已融入教育体系的教学资源扎根本土、助力更多国家将中文教学资源融入其教育体系。四项实施策略为:突出中文使用价值、加强融入机制研究、强化精品和人才储备、创新本土融入模式。

    2023年03期 No.3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37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深层认知

    宋继华;张曼;梁丽芬;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既要创新性地利用包括ChatGPT等在内的新一代智能技术,又要卓有成效地践行语言科学、信息科学、学习科学乃至资源科学等学科的深度交叉与融合的理念,秉持科学性、生成性、融合性指导原则,在充分认知当前数字化资源应用非常态化、建设主体间存在认知鸿沟、缺乏政策支持与合作机制、市场化不足引发迭代滞后等诸多挑战的基础上,着力推动资源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以及资源市场化、泛在化应用。本文借此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深层认知。

    2023年03期 No.39 7-1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1361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与区域国别学:使命、目标与路径

    余江;行玉华;

    国际中文教育是促使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之一。促进区域国别学与国际中文教育的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的迫切任务和发展方向。本文首先阐述了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时代使命,其次探讨了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目标——理论素养目标、实践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最后指出了区域国别学与国际中文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可以从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予以关注。

    2023年03期 No.39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10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课程设置及学习需求与满意度调查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2021—2022级博士生为对象

    亓华;张翠翠;

    本文主要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2021级、2022级24名博士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学科专业博士学位课程设置、专业课程需求与满意度,以及博士生课堂表现、学习收获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已设课程安排合理,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满意度高;学生学习效果好,学习收获很大。本文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建议:教学设计安排应更加高效优质,教学时间把控需更精准,课程设置应照顾到学生个性化和类别化的需求,课业要求应避免雷同,学术讲座讨论和科研活动应常态化。

    2023年03期 No.39 2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68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教学研究与实践

  • 基于《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差异化教学设计

    张凤永;曹贤文;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准》)的成功研制和实施对国际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由于各国学情千差万别,以学习者个体差异为教学起点,以确保每个学习者有机会取得进步为目标的差异化教学成为助力《等级标准》应用于海外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本文梳理了差异化教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并结合《等级标准》内容,讨论了国际中文差异化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及具体操作方法。

    2023年03期 No.39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106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逆向教学设计

    张永芳;

    言语交际能力的概念进入汉语教学已经四十多年了,培养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早已被公认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第三代国家级《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GF 0025—2021)(以下简称《等级标准》)把言语交际能力置于三个评价维度的首要位置,引领话题任务内容和语言量化指标。本文以《等级标准》初等二级“用餐”话题为例,全面阐述了基于《等级标准》进行逆向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过程:在解读言语交际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使用逆向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挑选汉语文化情境中的典型情境,以情境为切入点,确定其中涉及的语言功能和任务,给出所需的语言技能和要素,并把文化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贯穿在整个教学与测试过程中。

    2023年03期 No.39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52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学习与认知研究

  •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视域下美国中文学习者学习动机个案研究

    李娜;王添淼;

    本研究在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框架指导下,以中美高校某合作项目的 8位学员为一个群体开展个案研究,从三个维度分析学员中文学习动机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对动机自评分及访谈等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学员的中文学习动机总体呈现波动起伏的趋势,且变化轨迹各不相同。“理想二语自我”对学习动机的内在主导作用持久而稳定,“应该二语自我”在前者导向下起辅助作用,“二语学习经历”在短期内是更为直接和具体的动机影响因素。

    2023年03期 No.39 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62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柬埔寨小学生汉语时体标记“了1”习得研究

    杨松;张晓涛;

    综合前人研究,本文选定“了_1”的[+相对已然]、[+变化]、[+有界]三个特征进行研究。本文根据特征重组假说对习得情况进行预测,并采取量化研究方法,考察柬埔寨小学生对“了_1”的实际习得情况。结果显示,被试未成功习得[+相对已然]、[+变化]、[+有界]三个特征,但对[+相对已然]、[+有界]两个特征的处理结果呈现出成功习得的趋势。实验结果证明,初级组在特征习得过程中,映射特征难度低于重组特征,支持特征重组假说。本文还探讨了影响特征重组的因素。

    2023年03期 No.39 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9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于教学的汉语研究

  • 现代汉语反预期标记研究:判定、特征与分类

    王新;

    现代汉语反预期标记的判定、特征与分类是反预期研究的基本问题。本研究指出,最小对立对是判定反预期标记的有效方法。反预期标记的特征在语音上表现为非重读性,在句法上表现为灵活性和连用性,在语义上表现为层级性和比较性,在语用上表现为立场性。按照形式和意义/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反预期标记可以分为意外类、转折类、申明类和恍悟类。厘清这些基本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反预期标记的相关研究,也有利于反哺国际中文教学。

    2023年03期 No.39 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61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材研究

  • 国际中文教材史的研究维度、历时分期与基本内容——兼议《国际中文教材史》的设计

    王世友;张君;

    本文从文化交流与传播、语言文字及政策、教育教学之需求三个维度分析国际中文教材的历时发展轨迹和类型流变,探寻国际中文教材“萌芽—发展—壮大—转型—成熟”的发展脉络与流变分期,并从“背景与概貌、类型与特点、案例与专书”三种视角审视其不同时期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助力国际中文教材的未来建设,推动中文国际传播和中华文化“走出去”。

    2023年03期 No.39 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30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语言学习中教师效能的基本范畴和养成路径——《语言与学习者:国际语言课堂教学指南》评介

    唐琪佳;

    《语言与学习者:国际语言课堂教学指南》(Languages and Learners–Making the Match:World Language Instruction in K-8 Classrooms and Beyond)是语言教育家为学校和教师编写的介绍语言教学方法、指导语言教学实践的教科书。该书以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等为基础,重点围绕语言学习中教师效能的基本范畴(包括环境、设计、学习体验、表现和反馈、学习工具、专业性和合作性等)进行详细阐释,博采众长,理实并重,实用为先,为教师、家长、管理者提供了丰富、专业、前沿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学习工具、经典范例等,为国际语言教师教学效能的养成提供了有效路径。

    2023年03期 No.39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稿约

    <正>《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承办,为季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1203/H,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798X,定价15元。本刊于2014年12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入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语言学类扩展期刊,

    2023年03期 No.39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书讯

    <正>《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由北京语言大学刘利教授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报告在对国际中文教育进行简要回顾与前瞻的基础上,围绕国际中文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进行年度梳理与总结,对典型区域的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并把“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研究”作为2019—2020年的关注重点进行专题性论述。

    2023年03期 No.39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