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际中文教育专栏

  •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视角下的中文师资培养与能力建设

    丁安琪;宋艳杰;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准》)对中文师资的培养与能力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等级标准》视角下的中文教师发展呈现专业性、融通性与持续性的特点。中文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从教师层面来看,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重视教学实践、加强专业研修、实施教学反思以及培养高阶思维;从管理者层面来看,需要为教师搭建分层分级的成长平台、健全能力认证制度以及深化激励评价体系改革。

    2023年01期 No.37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与《ACTFL语文能力大纲》对接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教学应用

    刘欢;梁霞;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准》)是中国2021年发布的面向外国中文学习者的汉语语言能力量化标准,《ACTFL语文能力大纲》是美国发布的面向美国外语教育的语言能力标准,二者各有特点和优势。本文以二者在口语和听力两项技能上的描述差异为切入点,分析了二者对接的必要性,并基于问卷调查探讨了二者对接的可行性以及《等级标准》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应用,以期促进美国中文教学、测试和评估的科学性。

    2023年01期 No.37 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词汇知识图谱与词汇自适应学习平台构建

    曹钢;董政;徐娟;

    本研究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从词汇网络的视角出发,抽取教材语料信息,搭建词语共现网络,并运用复杂网络理论,综合语义距离和共现频率等参数,考察并量化词语节点在词汇网络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参照《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词汇表,构建出适用于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的词汇知识图谱;最后建立了包含词汇释义图谱检索、词汇共现图谱检索、例句检索三大功能模块的词汇自适应学习平台。

    2023年01期 No.37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专论

  •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中文教材实践体系的构建

    郭风岚;张一萍;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中文教材实践体系是时代发展、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之必须和必然。基于来华留学生身份及学习环境特点,新时代国际中文教材实践当以理解中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中国话语、中国叙事的全球化表达,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实现精通中文、融通中外、知华友华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中文教材实践体系的核心是立足中国、融通中外、“三维”体系融合创新的“三位一体”。标准引领是实践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与关键性保障。

    2023年01期 No.37 31-3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教学研究与实践

  • 线上汉语会话课小组讨论同伴互动教学计算研究

    杨泉;周文仪;吴嘉静;

    本文以真实的线上汉语会话课教学模式和同伴互动语料为基础,结合横向时间上的宏观层、中观层、微观层课堂结构画像及纵向空间上的教学切片分析,呈现出线上汉语会话课小组讨论构件系统的全貌。本文通过构建线上汉语会话课小组讨论同伴互动数据集,对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协商类型、协商发起方式等特征进行编码、标注、计算及数据分析,进一步完善了线上汉语课堂教学计算分析框架,并运用该框架探讨了互动主体、互动内容和互动环境对小组讨论同伴互动的影响。

    2023年01期 No.37 3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社会采访活动的第二语言语用发展研究

    闻亭;

    本研究以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依托社会采访活动,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学习者在活动中的语用发展过程,探讨促进语用发展及语言社会化的教学手段。研究显示:社会采访活动显著促进了学习者的语用发展;语用发展经历了由外在调控到内在调控的七个阶段;显性教学促进语用知识的获得,隐性教学促进知识转化为运用。研究建议,中文教师进行教学时,应将课堂内外相结合,利用目的语环境让学习者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

    2023年01期 No.37 5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教材研究

  • 口语教材语法教学模式的变化和发展

    杨德峰;刘振平;

    通过对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和2010年代4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几十部口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模式的统计和分析,本文发现,40年来归纳法、隐性语法教学越来越多,交际性练习逐步得到重视,模式的创新情况在1990年代达到了顶峰,以学生“练”为主的理念在1980年代和2010年代处于主导地位,但教材使用的模式的种类、主要模式的数量以及创新的模式数量呈递减之势,1990年代和2000年代以“讲”为中心的传统理念占据着主导地位。

    2023年01期 No.37 6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化听说类汉语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王功平;刘瑜;张绮;

    研发数字化国际汉语教材是信息技术和国际汉语教学发展的时代需求。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化听说类汉语教材的使用情况,统计结果显示:(1)数字化教材的总体关注度不太理想;(2)好评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影响汉语二语数字化教材质量及其好评度的关键因素在于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材编写和研发建议:(1)加强教材编研队伍合作;(2)走多媒并举的研发道路;(3)进一步提高教材内容编写质量。

    2023年01期 No.37 7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学习与认知研究

  • 二语学习者汉语学术口语中连接成分使用研究

    唐文菊;汲传波;

    本文基于自建学术口语语料库,对比了二语学习者和母语者在课堂环境下进行汉语学术汇报时使用连接成分的异同。研究发现,二语学习者使用汉语连接成分的范围、数量和频率均低于母语者。通过对使用差异较大的17个连接成分的考察,研究进一步发现,与母语者相比,超过一半的连接成分,二语学习者使用频率偏低,而二语学习者对部分连接成分的使用存在过度使用和规避使用的问题。我们推测,这与二语学习者语篇衔接能力和二语学习者与母语者在进行学术汇报时所关注的重点不同有关。

    2023年01期 No.37 8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资讯

  • 关于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声明

    <正>为保护学术论文的原创性和科学性,避免因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如ChatGPT)带来潜在的学术不端风险,《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做出如下声明:(1)倡导在国际中文教学实践中使用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基于人工智能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升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023年01期 No.37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被EBSCO学术数据库正式收录

    <正>2022年12月,《国际汉语教学研究》作为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业学术期刊,被美国艾博思科(EBSCO)学术数据库正式收录。EBSCO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期刊、文献订购及出版服务的专业公司,收录范围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教育学、医学等各学科领域。作为综合学科学术数据库之一,

    2023年01期 No.37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